國際船運背景
船隻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是全球經濟運作的支柱之一。早在帆船時代,人們就能僅僅依賴風力,推動海上貿易進程。這一時期,國際貿易主要集中在亞洲、歐洲和非洲之間的航線上。著名的航海家,例如哥倫布和麥哲倫開闢了新的貿易路線,擴大了國際貿易的規模。而後隨著蒸氣化、工業革命、科技革命等因素,大幅加速了國際貿易與航運的效率和安全性。透過海上運輸,商品和資源能夠跨越國界,連結各大洲,實現全球化經濟的緊密互動。
國際船運效益
船隻提供了高效的國際貨運,也依據不同貨種,有著大型貨櫃船、油輪和散裝貨船等各種船型,能夠大容量地運輸商品,將生產的產品迅速送達不同的市場。這種效率不僅促進了全球供應鏈的流暢運轉,也使得特定國家商品價格,在其他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,讓各國商業相互競爭、消費者受益。
其次,船隻連結了世界各地的港口和貿易中心。這種連結促進了跨國投資和資源的充分利用。透過海上交通,各國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貿易,以最有效的方式取得所需的資源和原材料,推動經濟發展。船隻對於國際貿易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經濟層面,更是全球互聯互通和國際合作的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它不僅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繁榮,也促進了各國之間的合作與發展。
老舊船舶淘汰
然而,隨著時間的流逝,船舶逐漸進入老化階段,而這對於航運業界而言意味著一項嚴肅的挑戰。當船舶的運營年限達到一定程度,船東和航運公司通常需要面對是否淘汰船舶的決策。
船舶年齡的增長意味著更多的磨損和維護成本。船體受到海水腐蝕和自然風險的衝擊,安全性和性能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。此外,老船通常缺乏現代技術和設備,難以適應當前的安全標準和環境法規。
因此,為了確保航運業的安全性和效率,船東常常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:
繼續投入資源進行維修和升級
選擇淘汰該船舶並送往拆船廠進行拆解。
這一決策涉及到成本效益、環保考慮以及整個船隊的現代化需求。
從歷史上看,當船隻年齡25年時,世界上50%的大型船隻如散貨船、油輪和貨櫃船就會被拆解,到船齡30-35年時,這一數字會達到90%。如果我們將這種拆船規律反映到目前以及未來的市場估計,在2023年至2032年間,全世界將會拆解15,000艘船隻和6億噸載重噸。
過去的十年中,有7,780艘載重噸為2.85億噸的船舶被拆解,而多數舊船隻,都是送到世界上最大的拆船國孟加拉國,以及印度、巴基斯坦及土耳其,這四大國家拆船的載重噸和數量占了96%和77%。
而現今目前大部分載重噸的船舶是在20世紀90年代建造的。距今2024年,早已年過25年。因此在接下來的十年裡,21世紀建造的船舶,將成為未來主要的拆解對象。
而我們將21世紀初建造船隻,與20世紀90年代船隻相比之下的載重噸增加了一倍多,因此我們可以合理預期拆船量的增長。2010年之後建造船舶的載重噸又增加了65%,這將有更高的可能導致十到二十年後船舶拆解量更高。
而由於全世界對溫室氣體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格,預計未來許多老舊船隻,將有高機率將較往常更早被拆解,也就意味著船隻年齡可能不及25年。依據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指出,“從2023年到2032年的未來十年間,預計將拆解15000多艘載重噸超過6億噸的船舶,是前十年拆船量的兩倍之多。”
看來廢鋼供給有越來越多!